2025年07月30日08:00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是会议多、填表多、检查多。有篇报道说,现在扶贫需要填写各种调查表、花名册、信息采集表、帮扶卡、走访记录等,驻村干部被各种报表弄得晕头转向。有个地方的精准扶贫档案资料包括贫困户入户资料、贫困户档案、村级档案、乡级资料4个部分,每1户要填写10份表格,村级档案有4类21种,乡级资料有4类25种,真可谓眼花缭乱!有些地方还规定,扶贫档案必须由第一书记亲笔填写,一式3份,均不得出错,不得涂改;如有变化,3份都得改,改一项数据就得折腾很长时间,耽误了真正的扶贫工作。有人就此给第一书记编了个顺口溜:“书记,书记,没时间扶贫,只剩书书、记记。”检查多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一位县委书记反映,曾在一天内接待了国家、省里、部门、市里的4个检查组和调研组,应接不暇。媒体报道,有一个乡迎接各类扶贫检查团,仅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把这么多精力和资金花在应付检查上,实在不应该!考核评估也存在重形式偏向。一些考核评估只看资料全不全、表格填好没填好、老百姓能不能答上问题,对区域发展、政策落地、群众获得感等情况关注不够。贫困户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有些政策虽然宣讲多次,他们还是搞不清记不住,但第三方评估抽访时一次没答对或没答准,就认定干部工作没做到位,这让基层干部很委屈。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28页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把参战指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好、调动好。要压实作战责任,改进考核监督,减少考核频次,严禁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要整顿脱贫攻坚作风,依法严厉打击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等行为,严肃查处严重不作为、失职、渎职行为,切实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严不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突出问题。
《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日)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
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206-207页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选得不准,有的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跟考核不深、识人不准有直接关系。一些地方不提拔不考核、不换届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对干部日常工作和平时表现了解不够;有的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考核手段单一、方法简单,不在现场看、不见具体事,雾里看花、朦朦胧胧;有的考核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一刀切”、“一锅煮”,一种考核办法包打天下。考核干部要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既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又注重了解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既在小事上察德辨才,更在大事上看德识才。要强化分类考核,对资源禀赋、基础水平、发展阶段、主体功能区定位不同的地区在考核内容上要区别对待。对主要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也应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7月3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63-564页
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党中央已经对纠正这些问题提出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抓好落实。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01-502页
要改进和规范督查工作,加强总量控制,不搞运动式轮番督查,不搞机械式对照检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9日)
近年来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不断加强,发挥了激励鞭策作用,但也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问题。今后要加强统筹安排,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基层减负。
《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1月11日)
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的讲话(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报》2019年4月18日
各部门党组(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7月9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45页
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突出要求,不以专家讲座、理论辅导代替自学和研讨,就近开展红色教育,不对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提出硬性要求,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严格控制简报数量,不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发简报、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月8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375页
当前,基层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表海”、“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这个事情党中央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项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还要下点猛药,常抓不懈。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2020年12月28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61-62页
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四唯”现象仍然严重,人才“帽子”满天飞,滋长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继续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271页
要持续为农村基层干部减负,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少名目繁多、变形走样的考核评估、督查检查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农民办实事。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12月23日),《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177页
中央派出指导组,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派出巡回指导组,加强对所属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督促指导。各级指导组要采取巡回指导、随机抽查、下沉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严督实导、以导带督,既指出存在问题,又帮助研究对策。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4月3日),《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438页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反对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反对华而不实、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反对竭泽而渔、劳民伤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要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推动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形成正确工作导向。
在中央政治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23年12月21日、22日),《人民日报》2023年12月23日
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进一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精文简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解决过频过繁问题,严格规范从基层借调干部,加强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规范化管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进一步理顺基层权责,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精简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注重创建示范实效。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时的讲话(202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2024年7月31日
要优化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加强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加强重大改革的调研论证,制定改革组织实施方案。要加强改革督察、评估问效、巡视巡察等工作,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24年8月29日),《人民日报》2024年8月30日